传递绿色环保到 世界每一个角落

简中    繁中    ENGLISH

大陆:0519-87706668 台北:+886 2 2658-1018 service@deluxe-tech.com

海鸟食安大危机:不死的塑胶垃圾

【概要描述】这张千万人惊呆(?)、震惊世界的照片中不是一隻机械海鸟,而是摄影师克里斯.乔登(Chris Jordan)在中途岛(Midway Atoll)所拍摄的信天翁。尸体正在腐坏的牠腹中满是消化不了的塑胶垃圾,你甚至可以看见完整的打火机躺在裡头。

  • 分类:Exhibition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2-15 11:44
  • 访问量:

這張千萬人驚呆(?)、震驚世界的照片中不是一隻機械海鳥,而是攝影師克里斯.喬登(Chris Jordan)在中途島(Midway Atoll)所拍攝的信天翁。屍體正在腐壞的牠腹中滿是消化不了的塑膠垃圾,你甚至可以看見完整的打火機躺在裡頭。

海洋的塑膠垃圾已經成為當代最嚴重的環保議題之一,足以與氣候變遷、海洋酸化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相提並論,而且仍在持續惡化。而在今年,海洋生態學家克里斯.威爾考克斯(Chris Wilcox)所發表的的全球規模研究預估:到了2050年,他們所研究的海鳥種類將有 99.8% 的個體都會誤食塑膠。

Photo by Bo Eide/Flickr

Photo by Bo Eide/Flickr

 

沒看見,不代表就不存在

「眼不見為淨」,似乎能夠貼切的形容人類看待塑膠垃圾的態度。千萬年前死去的史前海洋生物,在地底持續高熱加壓,最後形成了以碳氫化合物為主的石油。而在人類史進入工業時代後,人們將石油從地層中抽出,加工煉成、製造出塑膠。製程便宜、性質多變、輕巧又便利的塑膠,無疑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只要你還在都市裡,所見之處必然有塑膠製品。

然而,這些塑膠被人視作廢棄物之後,都跑到哪裡去了呢?

答案是:它們難以分解,仍頑強的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不肯離去。現在,人們每年製造將近三億噸塑膠,廢棄之後大多會在陸地上的掩埋場或垃圾坑中封印長眠,只有1%會進入海洋。然而早在40年前,美國國家科學院就有研究指出仍有將近千分之一的塑膠會被河流、洪水或暴風雨沖走,或者直接被海上船隻傾倒、進入海中。而且,自1950年代以來,全球的塑膠垃圾每11年就增加一倍;即使最後只有1%最後會進入海洋,但以現今的垃圾生產速度來看,每年還是有三十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中。

CNv7lnNWIAA7CqK

現代的小美人魚,實在是沒有要愛上人類的理由了。漫畫圖片作者:Dave Coverly

 

海上塑膠垃圾都去哪裡了?

那麼,這些流進海中的塑膠垃圾都去哪裡了呢?這些垃圾有的漂流到北極,變成流冰的一部份;有的沖刷到岸邊,日久成了海邊的「塑膠石」。不過,大多數的垃圾仍漂浮在海上,在廣闊海洋中心的巨大渦流中反覆輪迴,就好像一座垃圾之島。這樣的巨大渦流,在全世界主要有五區。

五環流(5 Gyres)北半球投影示意圖。Source: wikipedia

世界五大渦流的北半球投影示意圖。Source: Avsa

 

 

Pacific-garbage-patch-map_2010_noaamdp

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帶(Pacfic garbage patch)示意圖。圖片來源:NOAA

 

為了得知有多少廢棄物在五大海洋渦流中漂浮,全球海洋研究計畫「馬德里遠征隊」(Malaspina expedition)派出四艘輪船在2010、2011年前往五大渦流區域,以細目網持續捕撈垃圾數個月。結果發現,五大渦流區域表面每平立方公里就有將近60萬個廢棄物碎片,相當於一座小巨蛋就遍布一萬八千片垃圾。然而意外的是,根據先前製造垃圾的速率,研究團隊原本預期會撈起千萬噸垃圾,但實際撈起的重量最多也只有四萬噸。計畫領導人卡洛斯.杜阿爾提(Carlos Duarte)對此表示:「我們無法解釋99%海中的塑膠。」

既然海中有99%的塑膠垃圾無法解釋,那它們都去哪裡了?答案令人遺憾,其中一個可能就是被海洋動物吃掉了。塑膠垃圾可能早已進入全球海洋食物網,而在全世界海域漁獵的人類,無疑也是食物網的一份子,而且還站在高階消費者的位置,吃著各式各樣的海鮮。

Photo by Chester Siu

Photo by Chester Siu

 

塑膠垃圾的壞,海鳥最知道

只要在海上漂流,塑膠就會變成更小的碎塊。當垃圾在開闊的海面上漂流時,波浪的拍打和來自太陽的輻射都能將它們分解成更小的碎塊、越變越小--有許多人以「塑膠濃湯」形容這個現象,因為這些塑膠就像是熱湯裡的馬鈴薯塊越煮越小,最後變得無所不在。直到這些碎屑小到約直徑5mm以下、開始變得像是食物,就可能會被海洋生物吃下,比如像是燈籠魚(lanternfish)這類廣布世界、且已有食入塑膠紀錄的小型魚。

這些塑膠垃圾危害海鳥及其他海洋生物的原因,主要有三:(1)被網目纏住或塑膠環、塑膠袋套牢,導致活動或發育上的障礙。(2)吞下體積較大的塑膠後無法順利通過的消化道,堆積在胃中佔去相當的空間,讓動物無法攝取到足夠的營養。(3)有的塑膠會吸收並濃縮環境汙染物,隨著攝食進入動物體內、在消化道內釋放出來,例如殺蟲劑成分DDT、類戴奧辛物質多氯聯苯等,這兩種物質不但不易在自然下分解,也容易在脂肪組織中累積、具有致癌性。

塑膠垃圾對海洋動物的影響

Source: Impacts of Marine Debris on Biodiversity

 

海鳥是近年受害生物中誤食垃圾研究較為透徹的動物,因此成為海洋生態學家關注的重點對象之一。今年8月,克里斯.威爾考克斯(Chris Wilcox)等人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警告塑膠汙染對海鳥的威脅越來越強,且已蔓延成全球性的問題。研究團隊根據過往累積的資料,包括80種以上的海鳥誤食塑膠紀錄、活動海域、漂浮塑膠的已知濃度、塑膠生產成長速率······等一同進行空間風險分析(spatial risk analysis),預測今日已有90%的海鳥個體已經吃下塑膠,而且受難鳥的數字還在上升。

而且,在他們2015年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全世界海鳥影響風險最高的海域位在塔斯曼海(Tasman sea,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南方,但這裡在過往卻是人類活動壓力和塑膠垃圾濃度都較小的區域,顯示海鳥不一定要靠近五大渦流獵食,就可能會誤食塑膠垃圾;此外,這篇研究也指出186種、42屬的海鳥都將加入這場致命的爛局,包括信天翁(albatrosses)、海鷗(gull)、海燕(petrel)和企鵝(penguin)。如果狀況持續惡化下去,他們所關注的物種到了2050年就會有將近99.8%的個體都將食入塑膠。

Plastic_found_inside_one_dead_Fulmar_(8080499092)

在死去的暴雪鸌(fulmar)體內找到的塑膠碎片。Source: wiki

 

而蒙受塑膠之害的生物當然不只海鳥。除了五分之一種類的海鳥,幾乎所有的海龜種類、近乎半數種類的海洋哺乳類也是受害者,其中更涵蓋了將近15%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名單的瀕危物種,像是夏威夷僧海豹(Monachus schauinslandi)、蠵龜(Caretta caretta)等。除了這些體型較大的動物,許多微小生物也會涉入塑膠,在循環到鮪魚、旗魚等大型魚類,甚至是鯨魚身體中,且量在生物累積的作用下還會越來越多。事實上,2012年就有研究顯示超過600種生物受到海洋塑膠垃圾的影響,從微生物到大鯨魚都有,多半是因為攝食,但偶爾也有因為被大型殘骸纏身,比如說老舊的魚網。

Hawaiian_monk_seal_at_French_Frigate_Shoals_07

瀕危的夏威夷僧海豹。Photo by MarkSullivan

 

「我們幾乎不可能去計算動物們吃下多少量的塑膠。」海洋教育協會(Sea Education Association)的卡拉.羅博士(Kara Law)說,「我們還需要有更好的估計方法,來得知每年多少塑膠進入海洋。」

 

塑膠垃圾的結局

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除了被海洋生物吃掉之外,還有其他幾種可能的歸宿。它們可能被沖上岸,被分解成小到偵測不到的碎塊;它們可能被微小的生物黏上,微生物持續增生、使其變重,繼而沉入海面之下。羅博士認為,「這些找不到的海中塑膠最好的結局就是沉到海床去。不過,其他更糟的結局其實有點難設想,因為我們真的清楚這些塑膠會怎樣。」

毫無疑問的,海洋塑膠已經成為跨域議題,而且即使是現在看似沒有塑膠殘骸的地方,在未來可能也將隨著塑膠碎片濃度上升而成為威脅。威爾考克斯的海鳥研究方法雖然可能過於簡化,但其可貴之處在於它橋接了各資料之間的隔閡,而不再只是研究各個獨立區域或物種資料,並且描繪出了地理熱點,提供未來海洋塑膠問題的分析參考。

近年來的材料科學領域中,也有許多生物可分解的新型塑膠,以及新的材料陸續問世。雖然全世界的塑膠垃圾問題短時間內看來是無法解決,但我們仍能透過選擇對環境較為友善的生活方式,減少對塑膠的依賴。期許在未來,這些不死塑膠的問題能夠就此改善,而我們也能夠找到更好的材質取代塑膠,不危害其他生命、繼續在地球上生存著。

 

關於海洋塑膠對生物的影響,也可參考下面MinuteEarth的 Youtube 影片喔:

 

參考資料

  1. 《Nearly every seabird may be eating plastic by 2050》by Sid Perkins.
  2. 《Impacts of Marine Debris on Biodiversity: Current Statu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CBD Technical Series No. 67
  3. Wilcox, Chris, Erik Van Sebille, and Britta Denise Hardesty. “Threat of plastic pollution to seabirds is global, pervasive, and increasing.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201502108.
  4. 《Ninety-nine percent of the ocean’s plastic is missing》By Angus Chen

最新资讯

生态保卫战!纽澳的塑料危机
生态保卫战!纽澳的塑料危机
MORE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面环海及远离其他洲的特性,使其拥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不管是高山、远洋,皆有其独一无二的风光。然而现有科学家指出,塑料垃圾正逐渐侵蚀位于澳大利亚东岸、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大堡礁,加速珊瑚的病变!新西兰官方则在捕捞的鱼群中,发现75%的鱼类含有塑料微粒。种种迹象,使纽澳两国对塑料污染问题严阵以待。
Kick-off!FIFA世界杯的永续碳排竞赛
Kick-off!FIFA世界杯的永续碳排竞赛
MORE
2022年,于卡塔尔举行的国际足球总会世界杯(FIFA World Cup,又称「世界杯足球赛」或「世界杯」)在当地时间12月18日圆满落幕,在阿根廷球员梅西(Lionel Messi)高举大力神杯(FIFA World Cup Trophy)的瞬间,不仅为阿根廷夺下暌违36年的第三冠,更为梅西的足球生涯、甚至足球历史写下传奇的一页。

绿茵草地上的斗争虽暂时落下帷幕,球场边关于「绿色环保」的话题却尚未散场。随着温室气体减量成为全球趋势,国际足球总会(以下简称FIFA)自2006年德国世界杯,开始计算赛事的碳足迹;16年后,卡塔尔则是宣称将举办首场「碳中和」世界杯,以响应国际永续发展目标。此番豪语引起全世界瞩目,而卡塔尔的实际举措为何?其中又引发了哪些讨论呢?
愈加频繁的异常?2022年的极端气候
愈加频繁的异常?2022年的极端气候
MORE
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侵袭世界起,人们大都把焦点放在疫情上,忽略了地球暖化所造成的极端气候正缓缓侵蚀我们的日常生活,高温、急冻、暴雨、干旱,以往百年难见的气候异象愈加频繁发生,大自然的反扑甚至夺走许多宝贵生命!
生物可分解的、PLA塑料?
生物可分解的、PLA塑料?
MORE
各国政府在改善塑料污染的过程中,于祭出各式减塑方案的同时,也积极寻找替代传统塑料的解方,而主打「生物可分解」的PLA塑料即在初登场时便获得青睐,让世界看见取代塑料的一线生机。然而,看似让塑料问题迎刃而解的「PLA塑料」,真的像你我想象中的如此完美吗?
法国:引领「终结塑料」的革命先驱
法国:引领「终结塑料」的革命先驱
MORE
2015年,在于日本京都所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之际,各国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了第21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1),会中由195个缔约国一致同意签署《巴黎气候协议》,期望透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阻止全球暖化加剧。

作为最多国家领导人参与、促成环保史上参与规模最庞大的国际协议之气候大会里程碑,身为主办国的法国,藉此会议所引发的关注与热潮,针对引发气候变迁的原因之一——塑料污染订定了一系列的减塑政策,以实际行动试图改善国境内泛滥的塑料制品,更期待能够成为世界环保的标竿及榜样。
「减塑之战」的历史性里程碑!联合国将制定《全球塑料公约》
「减塑之战」的历史性里程碑!联合国将制定《全球塑料公约》
MORE
如今,泛滥成灾的塑料,对大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已是一个不分国界的威胁,若要改善现况、减少塑料污染,国际间的共识与合作至关重要。作为致力于促进国际事务发展的重要组织,联合国于2022年年初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 5.2),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Nairobi, Kenya)通过了一项历史性决议。
加拿大:异军突起的北美减塑领导者
加拿大:异军突起的北美减塑领导者
MORE
当塑料污染议题逐渐受到全球关注,加拿大官方统计出了一项惊人数据——加拿大每年使用多达150亿个塑料购物袋、每天更使用了大约1,600万根塑料吸管!为改善现况,加拿大也跻身国际减塑行列中。
台湾手摇饮料的兴与哀 – 舌尖上的环境污染
台湾手摇饮料的兴与哀
MORE
为数惊人的一次用饮料杯使用量,为环境带来了沉痛负担!2011年,行政院环保署针对一次性饮料杯的使用量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一年约有15亿个饮料杯被丢弃;2021年、十年后的再次调查,此数据更是暴增超过2倍,来到每年约40亿个的恐怖用量,也使当局意识到改变现况刻不容缓。
隐形环境杀手:无孔不入的塑料微粒
隐形环境杀手:无孔不入的塑料微粒
MORE
塑料制品丢弃后所产生的垃圾,在深海、在山脚、在街边经年累月地堆积,一时便利的代价,除了对自然环境造成无可挽回的迫害,同时悄然无声地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超乎想象的伤害。
英国:日不落的环保之路
英国:日不落的环保之路
MORE
于2020年正式脱离欧洲联盟的大英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虽已不再需要接受前者的规范限制,但塑料污染所造成的环境危害,已成为每一位地球公民切身相关的问题。为此,对于「如何逐步淘汰塑料制品」,英国国内上至皇室、政府,下至企业、百姓,皆对减塑一事付诸了具体行动。

迪乐科技集团

企业理念

一个塑胶袋的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但每一个塑胶袋的降解却要花上至少470年……!迪乐集团在过去十多年来致力环境保护的永续,我们需要更多落实环保的同业加入纸塑产品生产替代塑胶的行列。

迪乐征才

我们欢迎有梦想、有热忱的您加入迪乐科技集团!

公司简介

针对客户需求,从纸塑的包装设计、纸浆原料、模具制造、生产设备、工艺制程开发到产品量产,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整合服务。我们的客户遍及亚洲、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研发团队经验丰富,在传统技术基础上,不断挑战创新,让我们的客户也能从中受益。

诚鑫环保 诚鑫环保

迪樂

2020 ©  迪乐科技集团  苏ICP备2021027178号-2

诚鑫 诚鑫